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江苏新闻

江苏改革“试验田”频传科技创新好消息



2025-07-06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全国首部针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地方性法规施行半年——

改革“试验田”频传科技创新好消息

6月25日下午,徐州市东湖医药创新港实验室,省产研院集萃细胞所的施明教授正在使用流式细胞分选仪和分析仪检测其团队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CAR-T细胞关键指标。

“细胞治疗技术就是把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或干细胞当作‘活药物’,在实验室进行改造、培养和‘武装’后再输回病人体内。这些‘改装升级’后的活细胞能直接在身体里识别、攻击病变目标或修复损伤,有望实现传统药物难以达到的治疗甚至治愈效果。”施明告诉记者,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治疗是引领医疗革命的前沿科技,也是推动医药产业升级的新质生产力。这项创新技术突破性地实现对血液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的“异病同治”,展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这项前沿科技成果,得益于今年1月1日施行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促进条例》。这是江苏首次针对单一机构进行专门立法,也是全国首部针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地方性法规,确保省产研院未来一段时期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助力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条例从研发平台建设、验证中心组建、科技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为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提供制度引擎。”施明感慨道,创新资源的整合,重点难点都在跨部门跨区域,《条例》的出台扫除了协同创新的制度障碍。细胞所团队联合徐州医科大学迅速行动,先后申请获批江苏省细胞治疗先导技术重点实验室、细胞医学概念验证中心及研究生工作站三大高层次平台,双特异性CAR-T技术的迭代优化与临床研究明显提速,在多发性骨髓瘤、重症肌无力等7种适应证超百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该项研究成果被Nature Reviews列为“亮点研究”,今年6月入选江苏省生物医药领域十大科技进展。目前施明团队已与中心联创企业复星凯瑞签署授权协议,共同推进双特异性CAR-T技术管线的产业化及全球商业化。

这部地方性法规施行半年来,省产研院不断传来好消息:与希腊国立雅典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海内外11所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沃尔沃汽车技术公司、智利智美浆纸公司等9家外资企业建立全球创新合作伙伴关系;与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31家、累计达446家,提炼企业愿出资解决的技术需求超2700项,企业意向出资超90亿元,协助企业达成技术合作1000余项,合同总额超26亿元;院重大项目公司——苏州亿创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聚焦1500兆帕级超高强钢、800兆帕级高强钢变厚度及6000系铝合金复杂截面等关键技术全力攻关。

在省产研院战略规划部主任郭建路看来,为先行先试经验立法,护航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就是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生动注脚。《条例》开创性提出,省产研院是具有科研类事业单位性质和独立法人地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不敢转”问题,《条例》在全国首创探索建立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提出职务科技成果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对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股权探索整体考核;已经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仍发生投资亏损的,按程序免责办理资产核销,探索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免责机制。

除了成功经验的肯定,《条例》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探索埋下伏笔。例如,明确省产研院应履行探索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业务、新机制等职责,探索建立长存续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让摸着石头过河有法可依。”郭建路说,《条例》正式施行以来,省产研院以“拨投结合”方式,实施前瞻性引领性重大技术创新项目7项,累计实施117项。其中,“超轻质低成本微纳多功能绝热复合材料技术”项目落地苏州市吴中区,成果将应用于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热防护系统;“靶向蛋白稳态调控药物研发”项目落地南京江北新区,依托去泛素化酶配体筛选平台和体内蛋白质组学平台实现技术转化,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下一步,省产研院将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以“拨投结合”方式实施前瞻性引领性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加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创新中心企业,构建具有集萃特色的创新矩阵。(张宣 陈明慧)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