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来源: 艺术中国 |
展览海报 2025年6月27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禹州站)”在河南省禹州钧瓷文化园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由北京城市学院主办,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与北京陶瓷艺术馆承办,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指导,并联合桂林美术馆、景德镇美术馆、禹州钧瓷文化园有限公司、禹州钧瓷文化博物馆、许昌陶瓷博物馆、呼和浩特市美术馆等单位协力支持。 开幕嘉宾合影 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陈秋荣表示,此次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地艺术家经典花釉作品,展示了中国陶瓷的艺术风貌。也体现出高校、行业与地方文化力量在传统工艺美术传播体系中的深度协同。 开幕式由中国钧瓷文化园艺术总监孔春生主持 北京城市学院文物数字研究中心主任、本次巡展项目负责人李冰介绍展览整体情况 北京城市学院文物数字研究中心主任、本次巡展项目负责人李冰介绍展览整体情况。她指出,花釉陶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中融合工艺、色彩与审美哲学的代表门类,凭借其“釉中有画,火中有魂”的艺术语言,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拓展表现方式。此次展览共展出来自全国各大陶瓷产区与艺术院校的64位艺术家的84件(组)作品,涵盖瓷板画、雕塑、装置、实用器物等多种类型。展览结构围绕“传承经典·花釉艺术生活美学”“匠心妙想·花釉艺术创意呈现”与“边界融合·花釉艺术前沿表达”三大板块展开,集中体现花釉陶瓷在当代语境下的技艺传承、形式拓展与美学重构。 本次项目策展人、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陈美霞发言 本次项目策展人、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陈美霞在开幕式发言中表示,本次展览展现了花釉陶瓷在工艺创新与色彩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展览不仅集中呈现了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也引入了洛阳三彩、鲁山釉等地方经典釉种的当代表达,体现出花釉艺术的多元形态与文化厚度。 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院长王洪伟教授发言 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院长王洪伟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环嵩山中原陶瓷文化在中华陶瓷史上具有原生性与辐射性双重特征。钧瓷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釉变奇观,正体现了中国陶瓷对于自然、色彩与精神世界的独特理解。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发言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也在开幕式上发言。他表示,中国钧瓷文化园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与陶瓷文化地标,始终致力于推动钧瓷技艺的保护、创新与传播。近年来,钧瓷工艺突破传统难点,创烧出众多具有当代艺术特征的新型花釉釉色与制式,助推钧瓷走进现代生活,形成“艺术品实用化、实用器艺术化”的发展方向。 开幕式现场 据悉,“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是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自2025年初启动以来,已先后在桂林、景德镇、福州等地成功举办,获得业内与社会广泛关注。展览不仅汇聚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国内顶级艺术院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作品,同时也邀请到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与一线陶艺工作者参展,学术性与艺术性兼具,覆盖面广泛、阵容强大。 展厅现场 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组织系列导览活动,推动展览资源向城市文化建设与艺术教育普及系统深入转化。项目负责人李冰表示,未来巡展还将赴内蒙古呼和浩特与首都北京继续开展,以“陶瓷艺术进城市”的理念为引领,推动花釉陶瓷艺术走进更多公共空间,构建传统艺术与当代生活之间的桥梁。 此次展览在中原名瓷重镇禹州的举办,既是对千年陶瓷文化的当代表达,也是花釉艺术走向更广阔舞台的重要节点。主办方希望以此为契机,激发青年创作者的热情与灵感,推动陶瓷工艺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高质量发展。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9日。(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王洁 |